民間彩燈藝術與元宵燈會習俗
燈,在黑夜里給人們帶來光明,而張燈結彩則是人們在節日喜慶時狂歡的選擇了。燈彩,習稱彩燈、花燈,指的是民間制造各種燈飾的技藝及其制品。這種彩燈藝術,隨著歷史的積淀和文化的浸潤,其中包含的趨吉納祥、祭祖酬神的象征意義,使之超越了普通燈具的實用或觀賞價值,成為體現傳統民俗和社會功效的人文載體。故歷經二千多年的流傳,至今仍熠熠生輝,愈發繁盛精進。
彩燈的起源及發展據史料記載,最早的彩燈是作為方術之物出現的,主要在春季使用。晉《王菰拾遺記》中載,周穆王時有長生燈,燈上覆蓮花達7~8尺?!叭A鐙錯些”則題《楚辭》中對燈的詠頌。至漢代,燈的應用已很普遍,如葛洪在《西京雜記》中記載“(漢)高祖入咸陽宮秦有青玉五枝燈,高七尺五寸,下作蟠螭以口銜燈,燃則鱗甲皆動,煥炳若列星盈盈焉?!庇钟洝伴L安巧工丁緩,作恒滿燈,九龍五鳳,雜以芙蓉蓮藕之奇?!蹦菚r多為銅燈,燃料是用蘭膏明燭”之類的油脂。
唐宋時期的彩燈就已經精彩紛呈了,著名的燈品就有無骨燈。此燈沒有骨架,而是絹囊貯粟為胎,因之燒綴,及成去粟,則渾然玻璃球也。另有以五色珠為網,下垂流蘇的珠子燈;鏃鏤精巧五色妝染,如影戲之法的羊皮燈;羅帛燈之類尤多或為百花,或細眼,間以紅白,號萬眼羅者,此種最奇。此外還有鏤刻金箔的魚形燈,能沿地滾動、燦若流星的滾地燈等等,不勝枚舉。南宋時的杭州,每至元宵節,家家燈火,處處管弦,即使幽坊靜巷,亦懸掛玉柵,異巧華燈。元宵彩燈之深入人心,由此可見一斑。而龍燈在北宋也已經出現,《東京夢華錄》記載“各以草把縛成戲龍之狀,用青幕遮籠,草上密置燈燭數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這種龍燈大約就是后來舞龍燈的前身吧。宋《孟元者東京夢華錄》中真實地記錄了當時燈會的壯觀景象: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面北悉以彩結,山啟上皆畫神仙故事。彩山左右以彩文殊、普賢,跨獅子、白象,各于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搖動。用轆轤絞水上燈山尖高處,用木柜貯之,逐時放下,如瀑布狀。這種模擬自然景觀的機械燈,顯示了當時工匠的高超技藝。另一種高懸彩燈也別具特色:即宋人在數十丈高的竹竿上,以繒絲束結紙糊的戲劇人物,遠視則風動宛若飛仙,近觀時燈光照射別有神話般的幻覺情趣。而被英國的李約瑟博士稱為中國古代人民的一項重要發明”的走馬燈”也出現在宋代,當時稱為馬騎燈”,是根據燃氣輪轉動原理制成。它的關鍵部位是放在蠟燭上方的一個紙輪,由于蠟燭燃燒使得周圍的空氣受熱變輕而急速上升,引起燈內空氣的持續對流,這股熱風推動風輪繞軸旋轉,帶動與輪軸聯在一起的燈罩“擁騎飛繞”,形成燈似火運”的奇觀明代的燈彩藝術,在制作材料上,更有所創新:燈則燒珠料,絲則夾畫堆墨,紗則五色,明角及紙及麥秸通草則百花鳥獸蟲魚及走馬等“。
田汝成西湖游覽志《熙朝樂事》中更是對明朝杭州的燈市規模和彩燈的類別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是臘后春前壽坊而下至眾安橋謂之燈市,出售各色華燈,其像生人物則有老子、美人、鐘馗打鬼、劉海戲蟾之屬,花草則有梔子、葡萄、楊梅、柿、橘之屬,禽蟲則有鹿、鶴萬眼羅、玻璃瓶之屬,而豪家富室則有料絲魚魷、彩珠明角、鏤畫羊皮、流蘇寶帶,品目歲殊,難以枚?!泵鞔臒舨手行掳l明的有一種夾紗燈”,是將剪紙夾于紗燈中。明《章錐吳興舊聞補》記載沈羽宸,長興縣浙江省人,寓居青鎮,善畫,裝夾紗燈尤精致,其人物花鳥,俱有飛動之勢,名震長安?!绷攘葞拙渚兔枥L出了夾紗彩燈光明瑩澈,芬菲翔舞,恍在輕煙中”的特征及流行程度。
原文網址,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ailyx.cn/smcd/908.html
文章關鍵詞:彩燈藝術,元宵燈會
上一篇:適合室內裝飾用的鯉魚彩燈_鯉魚花燈
下一篇:彩燈的技藝傳承與彩燈文化的弘揚須后繼有人